|     
 癌症一直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 每3個人就有一個死於癌症 | 
                  
                    | 癌症的可怕是在於當發現腫瘤時都已大到一個相當程度,除了手術、化學藥物、放射性治療之外,同時癌細胞也可能已經轉移。所以:1.定期癌症篩檢、2.癌症篩檢工具的精密度、3.自身免疫系統的強弱是關鍵。    醫學最新癌症檢測模式 
                          革命性的創舉:癌症基因檢測,1cc血液只要有1顆癌細胞就能夠檢驗出來。 利用基因工程檢測循環性癌細胞(CTCs):是世界專利的最新技術,也就是利用:1.癌細胞剝落、凋亡的特性;2.血管增生(癌細胞生長需大量營養);3.微轉移作用之原理來檢測血液中的循環性癌細胞。 癌症在身體內躲藏起來是您無法發現的 
                          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台灣每年約增加7萬名新的癌症病患,約有2/3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中末期才發現!手術前,癌細胞已經微轉移:惡性腫瘤長到 0.1公分,就會釋放微量的癌細胞到血液中。其實在手術前,癌細胞已經有微轉移的現象!血液中癌細包越少存活率越久:7.5 cc 血液中含有五顆以上癌細胞,其存活率約10.1個月,血液中小於五顆癌細胞以下則可存活18個月以上。 | 
                  
                    | 肺癌(難發現、難開刀、難用藥) | 
                  
                    | 
                        有85%的病人發現時已是末期而無法開刀。預後情況差,五年存活率低於10%。女性肺癌的發生與基因變異有很大的關係。家族三等親內超過兩人得肺癌,則有高出11倍的機率罹癌。肺癌的用藥評估做的好,則可大幅提升存活率。 B肝C肝的帶原者,血液中的病毒數愈多,造成肝硬化罹癌風險就愈高,定期監控血液中的病毒數。 | 
                  
                    | 肝癌(B/C肝患者無法避免的宿命) | 
                  
                    | 
                        大腸癌、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由息肉變成癌症通常需要10-12年的時間,所以要定期檢查。台灣有超過400萬名的B/C肝帶原者,將來罹患肝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50倍以上。每1cc血液中的病毒數若超過100萬個,則罹癌風險再多11倍。 | 
                  
                    | 大腸癌(飲食西化,罹癌人數逐年增加) | 
                  
                    | 
                        大腸癌,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由息肉變成癌症通常需要10-12年的時間,所以要定期檢查。台灣有2/3的人在第三期以後才發現罹患大腸癌。大腸癌病患三年內有70%的人會復發轉移。父母親罹患大腸癌者,有25%的遺傳率。 | 
                  
                    | 乳癌(女性殺手,有年輕化趨勢) | 
                  
                    | 
                        乳房腫瘤長至一公分大需耗時七年。台灣有75%的乳癌患者,發現時腫瘤都已超過2.5公分以上。乳癌患者五年內有60%會復發轉移,五年後仍有25%會復發轉移。 | 
                  
                    | 何謂mRNA? | 
                  
                    | m:messenger = 訊息、報信者,RNA:基因名。
                      即利用RNA基因過量表現偵測循環性癌細胞。 | 
                  
                    | 誰需要做癌症mRNA分子標記檢測? | 
                  
                    | 
                        一般40歲以上定期健康檢查者高危險群的健康人 
                            
                              B型肝炎與C型肝炎帶原者親屬有人罹患癌症(癌症家族史)長期抽菸、喝酒、生活不正常長期接觸油煙、化學物質及長期暴露在不良的環境底下過敏體質及自身免疫系統不全癌友的定期追蹤及用藥評估 | 
                  
                    | mRNA檢測與臨床醫學檢查的比較 | 
                  
                    | 癌症mRNA分子標記檢測,只需抽血4.5cc即可檢測直徑0.2公分大的早期癌症! 
                          
                            | 
                                
                                  | 檢測方法 | 說明 |  
                                  | 生化檢測 | 腫瘤標記 (Tumor marker)
 | 1.檢測蛋白質的變化,靈敏度及專一性不佳,往往腫瘤已經發展到相當大小或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時才能偵測到。(Chan et., 1997,2001) 2.美國癌症臨床協會(ASCO)於1997年即不推薦使用。(bAST et al., 2001)
 |  
                                  | 影像醫學 | X光攝影 超音波
 | 臨床上腫瘤往往要大於1公分以上才可偵測得到,且需要再做進一步的確認。(Satake et al.,2000) |  
                                  | 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
 | 腫瘤約0.9公分以上才偵測的到,且病患於檢測時會接觸到大量輻射線。(Forster et al.,2003) |  
                                  | 核磁共振 ( MRI)
 | 腫瘤約0.6公分以上才偵測的到,對於有空腔器官癌症的檢查效果欠佳,如肺癌、乳癌、消化道-大腸、直腸癌 |  
                                  | 正子攝影 (PET scan)
 | 1.價格昂貴,輻射量大。 2.腫瘤約要0.7公分左右才偵測的到。(Bennett et al., 2001;Grosu et al., 2003)
 3.偽陽性高達26%。(Goerres et al., 2002; Yasuda et al., 2005)
 |  
                                  | mRNA分子標記檢測 (mRNA makers)
 | 腫瘤約0.2公分大小時即可偵測到,準確度93%以上。(Folkman J., 1993; Cammellet et al., 2000) |  |  所在,亦是唯一能降低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早發現!早治療!所以健康是值得投資的!
                        欲深入了解請洽您的主治醫師或來電詢問 |